新村裡的每一個老兵都有固定的房間,不能隨意搬遷。國防部每年都會清查人口,若發現哪一間沒人居住,就會貼上封條,該房間即永遠塵封。
該列宿舍整排查封,原本用來遮擋的木板因破損而掉落,亦可直接走入。
92歲的楊伯伯坐在客廳休息,與上頭的國父肖像成一致。
98歲的陳伯伯,生活起居皆自己打理,打開電鍋欲取出食物。
在大我新舍住宿30餘年的楊伯伯,抽菸著看向窗外。
年老斑駁的牆壁與老年結婚的合照,(左)圖六的陳伯伯與他妻子的合照、(右)當時結婚的合照
圖3的楊伯伯(最左)留存下來的文件,手抄的文書、樂譜、戶籍本以及當年當兵時與同窗合拍的照片

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沒有離散的故事,與中國的關係不再是兵刃相向的狀態,當年流著血的士兵們,在這個世紀已逐漸凋零及被遺忘,多數人居住在政府所安排的眷村,等待落葉歸根的那刻。
大我新舍建於民國79年,為國軍單身退員宿舍,隨著時空推移,多數的宿舍因老兵們的離開而永久封存,占地上百坪的大我新舍目前裡面僅餘不到五十位老兵,他們年輕時隨著國民政府來台,堅信著能反攻大陸,如今,此身飄零,既回不了家鄉,家鄉亦不復存在。遲暮的身軀已無法承受長途的移動,選擇清冷地生活於都市角落的各式新村。